江南丝竹悦耳 古画新韵动人 《清音余梦》携“非遗国风”款款而来
2022.06.27

6月27日,《清音余梦》——2022杭州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展演活动在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洪园景区上演,以“非遗”音乐演绎韵味悠长的古风画卷。

此次展演由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杭州艺校和杭州市文化馆(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承办。

《清音余梦》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类项目——江南丝竹为载体,选取明代仇英《清明上河图》局部场景进行还原重现,百年丝竹与传奇古画相遇,别有一番韵味和风情。

江南丝竹俗称“清音”,起源于明代,是江南水乡文化的代表之一,深受民间百姓喜爱。明代画家仇英所绘的《清明上河图》,清晰地描绘了江南“私家乐班”丝竹歌舞表演、婚礼嫁娶、戏台等多个生活场景,侧面证明了“丝竹乐”在明代的盛行。

演出以仇英为主线,分为《趣》《行》《雅》《囍》四幕,演绎了8首江南丝竹传统曲目,辅以歌舞、情景表演等艺术手法,再现了明代江南一带的乡韵乡情和人文风尚。舞台上方悬挂着的16幅垂幕,随着音乐和场景的变化,构筑了一幅韵味悠长的古风画卷。丝竹的雅、表演的美、科技的炫,完美融合在一起,为观众呈现了一台符合当下审美潮流的“非遗国风”演出。

市文化馆一位负责人表示,此次打造《清音余梦》,既是一次古画场景的复原,又是一次现代化表达民间传统文化的创新实践。

值得一提的是,《清音余梦》近50名演员均来自杭州艺校。从这群十五六岁的少年身上,观众不仅看到了娴熟的江南丝竹演奏技艺,也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