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我校音乐专业部副部长戴自磊、名师陈霞芬、琵琶教师朱慧佶带领“相和”江南丝竹乐团应邀参加2022年中国非遗旅游大会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杭州市系列活动拱墅主场启动仪式。
2022年6月11日是第十七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源自文化遗产日,设立在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建设重要主题之一,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目的是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本次中国非遗旅游大会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杭州市系列活动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促进大运河文化带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大运河非遗保护利用水平。
我校江南丝竹乐队于传统工艺工作站拱墅站——北戏楼演奏了江南丝竹经典曲目《三六》,为此次非遗日活动拉开了序幕。《三六》为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曲风活泼轻快,旋律华丽清新,色彩变化丰富,有着“大弦嘈嘈,小弦切切”的艺术情趣。随后,舞台转移至庭院内,于初夏的茂林修竹中动情地演奏着。明朗清新的《运河春早》、清澈细腻的《江南好》,无不诉说着运河河畔、江南水乡的秀丽风情,呈现出江南丝竹蕴藉含蓄,追求谦冲、协调的深刻文化内涵与小、细、轻、雅的艺术风格。
江南丝竹,情韵悠长。如同所有文化遗产一样,代代相传,口传心授的江南丝竹是历史留给人类的财富,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让我们携手同行,呼吁全社会共同行动,保护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与创造性,促进全人类共同发展。
审 核 | 方 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