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月6日晚,一场“中国新春音乐会”在爱尔兰国家音乐厅奏响。演奏乐曲的,是RTE爱尔兰国家交响乐团的82名演奏家,而担任指挥的,是来自杭州的音乐家宋家明。
宋家明是国家一级指挥,杭州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同时也是杭州艺术学校校长。大年初一,他便远赴欧洲,与RTE爱尔兰国家交响乐团合作排演。
演出当天,爱尔兰国家音乐厅用“中国红”装扮得喜气洋洋:门口打出红色的光,场内大红灯笼高挂,乐团的毎位艺术家都佩戴红色的胸花或领结,以庆祝中国的新年。
音乐会上,来自杭州的旋律——中国民族交响曲《中国大运河》奏响。该交响曲由杭州籍旅美青年作曲家周天作曲,是浙江省、杭州市文艺创作精品工程,由杭州市文联、杭州市音乐家协会历时三年精心组织创作,打磨而成。作品表现的是千年运河的沧桑流变和风情神韵,通过《运河》《梦源》《河魂》等7个乐章,从各个角度与不同层面,呈现了大运河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风雨历程。该曲曾多次出访演出并受到好评,有国外音乐人评价:“这是用音乐表现出来的中国声音”。
宋家明此次执棒RTE爱尔兰国家交响乐团,也是《中国大运河》在欧洲的首演。用长号、低音号和大提琴、定音鼓这些西洋乐器演奏的中国民族交响乐,让现代音乐元素与民族音乐元素融合在一起,气势恢弘,主题鲜明,极具音乐画面感。
“我们不是来玩一把的,而是要把真正好的音乐带给爱尔兰听众。”宋家明说,在世界范围内,中国音乐受到的关注并不算太多,所以越来越多的中国音乐人致力于把中国的音乐推向世界。“《中国大运河》是西方观众期待的具有震撼效果的作品,希望通过这场音乐会,把中国的民族交响乐推向世界,让世界听见中国的声音。”
除了《中国大运河》,音乐会上还演奏了《瑶族舞曲》《良宵》《春节序曲》等中国经典民族乐曲。
中西两种文化在音乐中碰撞,迸发出奇妙的火花,现场观众的热烈反响说了这一点。演出结束,观众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宋家明和乐手们不得不三次返场谢幕。
“优秀的文艺作品是无国界的,文化的海内外推广要强化品质品牌意识。”本次赴爱尔兰新春音乐会交流团团长、《中国大运河》交响组曲的总策划陈一辉女士说,只有深入生活,潜心创作出有内涵有深度有广度有热度的优秀文艺作品,才能真正“讲好中国故事,唱响中国声音”。
杭州日报 编辑 贾晓芸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