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垃圾去旅游 ——让成人的我们共同关注生态环境
2015.12.09

    12月4日,阳光明媚,杭州艺术学校高二年级四十名学生代表在学生科、团总支的组织带领下,走了一趟恍如仙境的天子岭生态教育体验公园,来了一场“跟着垃圾去旅游”的成人礼别样仪式。

    天子岭生态教育体验公园其实就建立在天子岭垃圾填埋场的垃圾山上,在这个几万平方米的生态公园下面,掩埋着900万吨生活垃圾。天子岭生态教育体验公园还是杭州市环境集团的一张名片,是浙江省首批生态环境教育基地,每年都有不少市民和环境学者到此体验学习。

    垃圾,同学们并不陌生,生活当中处处都会产生。垃圾,同学们却又避之不及,因为它除了脏还有臭,更会污染环境。听到要“跟着垃圾去旅游”,不少同学不禁犯嘀咕,已经有同学开始掩鼻皱眉,似乎都嗅到到了此次成人仪式的别样之处。

    首先来到生态公园内的“天子岭垃圾教育第二课堂”。 听着环境集团讲解员娓娓道来的垃圾故事,看着一幕幕“废中有宝、弃中有取,死中有生,残中有全”的垃圾“资源化处理”先进处理方式和处理技术应用展示。同学们才发现垃圾里面还有这么多学问?处理垃圾并不是那么地简单?垃圾处理实在是个世界性难题?

    垃圾的出处有很多,如果按垃圾分类来分别的话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房垃圾、其他垃圾四种。“垃圾围城”情况下的垃圾回归处理除了填埋就是焚烧和在此基础上的加工利用、变废为宝。然而填埋对深层次的土壤,对地下水都存在潜在的威胁,焚烧会污染大气,鼻子要受委屈,肺叶要变斑斓,生命要有威胁,即便是加工利用、变废为宝也仅仅是垃圾总量很小的一部分。事实残酷到不容我们去质疑时,一段二十分钟的生态环境宣传片告诉在座的同学们,我们应该怎么做?人制造了垃圾,自然就有责任把垃圾从终端移回源头,应该从“善小而为”起步,从明天起,坚持看准垃圾箱的颜色,事先把自己提着的垃圾精确地归类,并且尽量减少“不可回收”的数量,让垃圾有个好归宿,让心灵有个好空间。

    最后,师生一起在生态教育体验公园的花坛上种下了一棵杭州市市树——桂花树,共同见证2015杭州艺术学校学生成人仪式。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用我们的知识和行动建设“美丽家园 美丽杭州”。

 

 

                                            学生科:丁宗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