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夏至未的春光旖旎、江南烟雨中,杭州艺术学校学生科组织三十余名学生赴鲁迅故里绍兴开展学校德育第二课堂活动。
绍兴,一座千年古城,黄酒之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作为鲁迅、王羲之故里早已经被大家所熟悉。绍兴的文化底蕴浓厚,具有江南水乡的灵秀。绍兴的风土人情,以乌蓬船、乌毡帽、乌干菜这“三乌”为代表,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呈现独特的地方风采。
这次德育第二课堂的主要目的地是鲁迅故居。提起鲁迅先生首先就会想起小学课本中那篇脍炙人口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如同一首优美的散文诗,文字素朴隽美,几乎全是白描,然而神态逼真,形象飞扬,令人心向往之。
来到鲁迅故居,入口处四个金黄大字“民族脊梁”昭示着鲁迅在中国历史上的深远影响力。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儿时的乐园到学堂,曾经课本上的一草一木、以及文中有关美女蛇的故事,都涌上记忆。院子里、屋子里的一切,看着都那么眼熟,那么亲切。
到绍兴不坐乌篷船,等于没有到过绍兴。绍兴的乌篷船是最有韵味的!
一见越湖好倾心,一排石桥湖上立。乌篷泛入欢声笑,静系岸边白鹭停。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先生的志向,也是鲁迅先生之立场。同时,这也应该成为我们现在人的志向和立场。
德育第二课堂,绍兴之行丰富了同学们的假期生活,大家品尝了绍兴的风味小吃,感受了绍兴的人文风貌,也接受了文化历史的熏陶。同学们纷纷要求学校能多组织这样的活动,既让大家增进感情,又开阔了眼界。
学生科 丁宗彪